瞬息年华——回忆弟弟阮禾秀二三事
2013-10-14 10:34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访问次数: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事情。我最难忘的是我弟弟阮禾秀。 

   

   我们兄妹四人,禾秀是最小的一个,比我少12岁。他从小就十分懂事。 
   
一个春天的清晨,微风吹来带点凉意,刚满9岁的禾秀弟弟牵着家里的小黄牛在青青的原野放牧。不多时,小黄牛快吃饱了,弟弟将牛往家里赶。经过油菜田埂时,小黄牛突然发疯似的撒开四蹄向满眼金黄的油菜田奔去。不能让群众的庄稼任疯牛践踏呀!于是,他飞也似的追了上去,迅速抓住牛绳缠在自己的小手臂上,拼命拖住小黄牛。小黄牛牛劲大发,发狠劲向前冲,弟弟终因人小力薄被牛拖倒在地,差不多拖过两垅地。幸好牛绳断了,才没有发生意外。我看到这个情景,吓呆了,一个劲地埋怨弟弟不该这样不顾性命。而他却十分认真地说:“那么好的油菜,被践踏了多可惜呀!如果我有哥哥这么大的力气就好了!”那带有雅气的纯真样子,真叫人从心底里觉着怜爱。 

   

  弟弟从小性格刚强,敢鸣不平。11岁在私塾读书时,看到一个经常欺负小同学的“打架大王”又在殴打一位小同学,就上前劝阻。不料,“打架大王”却认为弟弟拆他的台,便蛮不讲理地迁怒于弟弟,双手抓住弟弟的衣襟,想摔倒他。弟弟忍无可忍,两人扭打在一起。“打架大王”鼻子出了血,便猪八戒倒打一耙,向老师告状说是弟弟欺负了他。第二天,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用板子在弟弟小手上狠狠地打了四五十下,打得手心都青肿了。而弟弟却没有哼一声,回到家里也没有告诉家人。但不屈的火焰却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燃烧着。为了抗议老师不公正的体罚,他偷偷用笔将老师的蚊帐点上墨水,从此再也不上私塾了。就这样,弟弟结束了三年私塾学习生涯,回家种田。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在家里,他仍以顽强的毅力边种田边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学自练。有时一边车水一边伏在水车上读书识字。夏天的晚上,为了节省买蚊香的钱,就将一张旧床板挪到烧草木灰的平坦上,点上菜油灯,用三张瓦片挡风,进行自学。弟弟14岁时,干农活不落人后,文化也大有长进,为以后继续求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不久,父亲去世了。按照父亲临终嘱咐,在弟弟15岁那年,家人送他去楚门东方小学读书。 

   

  抗日烽火燃遍整个中国大地。弟弟也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抗日宣传活动。当时的东方小学是我党控制的进步学校,有许多教师是党员,他们以教书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弟弟放学回家,总向我谈起老师的好处和他们的影响,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1941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楚门,东方小学师生都疏散了。我听禾秀讲了这情况后,叫他去将未疏散的老师接到家来,弟弟就去把郑梅欣、杨干两位老师接到家里来避居了20多天。他们除帮助辅导弟弟温习功课外,还经常给弟弟讲革命道理。弟弟就是在他们的启蒙教育下踏上革命道路的。1945年春节后没几天,他和俞金江、林存邦、陈清和、郑云卿、林建勋六位同学好友相约赴括苍山革命根据地参加人民军队,临走时,只对我说要去雁荡中学读书。不久,他从部队寄来一封信,其中写道:“投笔从军,不做亡国奴。”铮铮数字,一直镌刻在我的心中。 
  
至今算来,弟弟离开我们已整整37个年头了。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业绩却像一把旺盛的火焰在我的心坎深处点燃,永远激励着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