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当年 想战友——纪念禾秀同志牺牲37周年
2013-10-14 11:12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访问次数:

  阮禾秀同志于195077日在洞头保卫战中英勇牺牲。当时他任浙江警备一旅二团三营营长,是这次战斗的主要指挥员。我和禾秀同志最后一次见面是19495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在新解放的温州城内。那时,他在浙南游击纵队第二支第二大队任政治教导员,我在纵队政治部工作。为了解部队一些情况,我们在他的大队部会面——这是温州解放后第一次相见,想不到竟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我和禾秀同志是初中同班同学,一同上山打游击的战友。 
  
1942年下半年,我们同时考进了乐清雁荡准南中学,从此互相认识。由于志同道合,很快结成了好友。他在学校读书非常用功,晚上自修从不迟到早退,就寝熄灯后还独自在路灯下看书。早晨起床,他又早又快,早跑后到山上或溪边读英语。直至开饭铃响,他才跑回吃早饭。在课堂上,他听课很认真,遇有疑难,总要问个究竟,力求甚解。不仅用功读书,他还十分关心政治。在准中的第一个学期,他就和郑云卿等同学积极寻找党组织,与当地党的负责人郑梅欣联系上。第二个学期一开始(即1943年春),在当地地下党的领导下,他和郑云卿、我等秘密组织了读书会——抗日少年训正会,学习党秘密印发的书刊,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44年下半年,淮中爆发学潮,他是这次学潮的领导者之一。为此,他和郑云卿、我等同学同时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 
  
1945年年初,阮禾秀参加了我党领导的乐清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同他一起参加的还有林存邦、郑云卿、陈清和、俞金江和我。林存邦、陈清和在第三中队,郑云卿、俞金江在第一中队,我和阮禾秀在第五中队。6月,我们俩从第五中队调到第三中队,与林存邦、陈清和一起,在乐清湾和瓯江口一带坚持海上武装斗争。在五中队的共同战斗岁月中,我们同甘共苦共患难,风雨同舟。他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使我永生难忘。当时,他是文化教员,上文化课善于联系实际。19453月的一天夜里,我游击队攻打侵占芙蓉镇的日军,国民党顽军则逃至我背后坐山观虎斗,在日军被我击退后,他们即尾随而来,攻打我游击队。禾秀同志上课时联系这一事件,一针见血地揭露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方针,使战士受到了生动现实的教育。 
  
打起仗来,禾秀同志冲锋在前,撤退在后。19454月下旬的一个月夜,我们五中队和部分兄弟部队随总队部自乐清城北上,刚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向虹桥方向行进,在竹屿与一股日军发生遭遇战。总队长根据当时敌情和当地地形,当机立断。一声令下:“向前冲啊!”禾秀同志即随声高喊:“冲啊!杀……”和战士们一起冲在前头。顿时,我方响起一片惊天动地的冲杀声,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敌阵,打得日军仓惶逃窜。同年5月一天下午,我游击队在芙蓉镇被顽军暂编三十三师包围。我总队领导组织突围,命我五中队为后卫。禾秀同志最后一批撤离芙蓉镇。撤出时,顽军已经逼近,相距只有几十米。在这生死危急关头,他宁死不当俘虏,一鼓作气,冒着顽军轻、重机枪的疯狂扫射,在通往石茶亭的路上猛冲,在后面山上与总队部会合。 
  
禾秀同志作战勇敢。三中队在海上活动期间,他负责一只哨船,经常与兄弟哨船出洋巡逻。在频繁的海战中,他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一次,他手腕中弹负伤。但在部队养伤休息时,他不忘为战士和群众服务,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医务,做起卫生员工作来,热心为战士和驻地群众治疗一般疾病。 
  
他不仅勇敢而且机智。1945年秋,我海上游击队智取雾湖岭歼敌一分队,那位化妆成国民党特派员带两名便衣勤务兵先行进入敌营生擒敌分队长的,就是阮禾秀同志。禾秀同志还善于做俘虏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打扫战场。1964年8月,著名的小青岛反击战胜利结束,他在处理俘虏和清点战利品时,发现缴获的船只上还有武器下落不明,便立即到刚打过胜仗的战场仔细查找,结果在落潮的海涂上,找到了一挺敌人从船上抛下海的捷克式轻机枪。 
  
1946年冬,我奉命调离海上部队,从此,我们不再在同一中队工作,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 
  
今年是禾秀同志牺牲37周年。禾秀同志,我在想念你,我将永远想念你。你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