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他——纪念存邦烈士
2013-10-14 09:59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访问次数: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林存邦同志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已经38年了,而烈士的光辉形象却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际。 
  
记得1945年春节刚过,我们玉环有一批血气方刚的青年,为了驱除日本侵略者,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离别了家中的亲人,毅然投身到抗日部队中来。这一批参军的有林存邦、阮禾秀、林建勋、陈清和、郑云卿和我共六人。林存邦同志年龄比我稍大几岁,待人和善可亲,我始终把他当自己的哥哥一样看待。我们来到部队后,很快被分配到三个不同的连队。当时,我只有16岁,很舍不得离开一同出来的兄长们。开始,我和郑云卿同志一起被分配在永乐人民抗日游击自卫总队的一中队,这个中队是陈济刚起义过来的部队,中队长韩忠军阀作风很重,动辄就打骂战士,我和云卿同志对他的这种作风跟反感。那时林存邦和陈清和同志被分配在第三中队,这个中队虽然也是陈济的起义部队,但中队长金城是党内同志,作风截然不同,我很羡慕存邦和清和同志能分到一个好的中队工作,觉得他们很幸运。不久,第一中队长韩忠企图跟随陈济叛变的阴谋被识破,在他准备带部队一起潜逃的一个晚上,组织上果断地缴下了他的枪。接着,一中进行了整编,我也随着分配到第六中队工作。 
  
为了应付对敌战斗,我们第六中队和第三中队在郑梅欣同志率领下,部队在乐清和玉环之间的海上活动。这样,我就又有机会和存邦同志相聚在一起了。存邦同志作战勇敢,沉着机智,敢于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刺刀见红。有一次,他指挥的小帆船和敌人交火,对手依托的是一条庞大的铁壳船,可是存邦同志不怕这个,他发挥了打近战打硬仗的精神,把自己的小船紧紧逼近大船。小船的桅杆顶还不及他们大船的船舷高,对方居高临下,火力密集,而存邦和同志们就是在这样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从下往上连连抛出手榴弹,硬是把敌人制服了。 
  
存邦同志颇有长者风度,在我的心目中,我总觉得他在政治上比我成熟得多,我很尊敬他。存邦同志待我亲如兄弟,说起话来面带笑容,使人总是感到那样的亲切。他对别的同志也是那样的充满着阶级的爱,而对敌人却又是那样的充满着阶级的恨。在那战争的岁月里,环境变化很快,不多久,我们第六中队奉命随总部机关进军仙居一带山区活动,我只得又和存邦同志分离了。 
  
1949年春,盘踞乐清、玉环等城镇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已被我们逐个地消灭得差不多了,这时乐清虹桥还残留着一个营的国民党军队,头目就是十分顽固的丁昌周。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群众对他恨之入骨。为了消灭这股顽敌,部队发起了夜袭虹桥镇的战斗,战斗开始进展比较顺利,镇上几个点的敌人大部分被消灭,只剩下一部分残敌被围困在一个大院子里。这个院子四周围墙高大,筑有碉堡,工事坚固。当时我们的部队又缺少攻坚的武器,敌人构成了严密的火力网负隅顽抗,一时攻不下来,我们已有好几位同志牺牲在这里了。林存邦同志就在这里指挥战斗,眼看天将破晓,战斗却在僵持着。如果再拖延下去,对我们非常不利。于是,他奋不顾身地跳出隐蔽体,逼近碉堡向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宣传我军的俘虏政策,要敌人放下武器。就在这时,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颈部,一位英勇、年轻的指挥员,我的亲密战友——林存邦同志就这样壮烈牺牲了。 
  
这次虹桥战斗,我所在的中队在另一个地方担任着牵制敌人的任务,当听到存邦同志牺牲的消息后,悲痛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庄严肃穆的追悼会在山面乡东岗庵举行。烈士们的遗体都停放在庵里的一间空房中。前来和遗体告别的同志们一个个沉浸在悲痛中,带着沉重的心情,默默地伫立在烈士的遗体旁边。开追悼会前,我强忍泪水,一直守在存邦同志的遗体旁,仔细端详着他那熟悉的和蔼可亲的遗容。他是那样安静地沉睡着,在他被致命的颈脖上包扎着一块鲜红的绸布。我在心中默默地说:存邦,我的战友,你是一位勇敢地战士,你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我们党的好儿子,你已经完成了党给予的历史使命。存邦同志,你安息吧! 
  
林存邦同志牺牲已经38年了,可是存邦同志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这些年来,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只要想想存邦同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就会增添力量,鼓励自己知难而进;每当我个人主义思想有些抬头的时候,只要想想存邦同志和所有为党牺牲的同志,就会感到脸上发烧,思想很快就通了。存邦同志和所有的烈士们为了党的事业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活着的人,如果还为个人利益计较得失,难道不会感到惭愧吗?30多年来,存邦同志的形象始终在鼓舞和激励着我,成为我前进的力量。 
  
存邦同志:你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的精神永垂不朽! 
                                                       
198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