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头门的蚌光
2013-12-09 16:33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访问次数:

  瓯江口外,玉环岛东南角鲜迭岙边的山岬上,有一高耸的岩石,岩石下的海口是通向温州的门户,人称大岩头门。那里既有瓯江流下的淡水,又有东海上来的咸潮,水深六七十仞,咸淡相交,海水碧蓝。据说,这里是东海龙宫的后门,东海龙王也常到这里游玩洗澡呢! 
  
龙王来洗澡时,他总是把衔在嘴里的玑珠拿出来,放在离大麦屿不远的一个小礁上,然后,痛痛快快地盥浴一番,好不畅快哟!龙王放玑珠的那个小礁,至今还被人们称为“玑珠礁”。 
  
离大岩头不远的龙潭坑山上住着一条大蜈蚣。每当它看到东海龙王把晶莹圆滑的玑珠放在小礁上时,就垂诞三尺,并勾起了一个坏念头。 
  
有一天,龙王又来洗澡了。同平日一样,它又把宝珠放在玑珠礁上。龙潭坑那条蜈蚣偷偷地下山,趁龙王不备,抢起龙珠就想逃走。那知已被龙王发觉,连忙转个身,卷起龙尾向蜈蚣打将过去,一下子把蜈蚣的眼睛打瞎了,那蜈蚣窃到手的龙珠也被甩出老远,向大岩头飞出。刚好,那里有一只大海蚌,正张开两片大壳晒太阳。那颗龙珠不偏不倚,恰恰掉落在海蚌身上。海蚌赶紧把两片壳一合,潜进大岩头门下的石洞中去了。至于那条蜈蚣,被龙尾一扫,扫到半空中,掉下来后,它的身子就贴在陈岙对面山。也许是伤势过重的缘故吧,它的足紧紧地抱住山脊,张口吐着白沫,后来终于僵死了,就成了一条小山岗。到如今人们还叫它“蜈蚣岗”。它的头和钳形的口齿就变成了一个山嘴,人们就叫它“钳山嘴”(后人称“长山嘴”)。由于龙王斗蜈蚣时用力过猛,在它翻腾转身时,竟把一条平直的海岸击了个大凹,人们就叫那个迆方为“龙湾”呢! 
  
那龙王想等海蚌出来,夺回宝珠,谁知海蚌得到龙珠之后,再也不出来了。龙王在离大岩头门不远的横趾山不知等了多少年,终于毫无办法,只得懊恼地说:“这个地方,我再也不想来了。”自此之后,大岩头门内本来是多风多浪的汪洋,再也没有龙卷风和大浪涛,成为渔民天然的避风港。
  
那海蚌得到宝珠之后,就法力无穷,既能行云播雾,又能呼风唤雨。每逢夏秋少雨季节,人们只要看到大岩头门的蚌光一闪,就会说:“大岩头门的蚌闪光啦,三天之内会下雨了。”真的,不出三天,果真下起雨来。人们乘船经过大岩头门,可看到那大岩石上有一片艳红的颜色,那就是海蚌的珠光经常闪烁留下的痕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