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茶头保卫团
2013-09-27 14:16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访问次数:

  茶头村地处芳杜大雷山南侧蛇山下,东接马鞍山,南、西、北三面环河,唯村西一座石桥对外交通,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是扼控芳杜至大雷山交通的战略要地。 
  
1930年,茶头财主、富户对芳杜农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惊恐万分,他们在县政府支持下,建立了茶头保卫团,配备枪支弹药、军号、大刀,并将村西石桥上的石板卸光,铺上木板,使石桥成为能卸能架的活动桥,又在桥东侧架设一门火炮,对抗农民革命。自茶头保卫团建立之后,茶头财主、富户不仅不接受农民闹荒借粮,还拒绝坞根游击队从茶头经过,到处密探游击队活动情报,经常与游击队作对,成为游击队活动的心腹之患。 
  
为了狠狠打击茶头保卫团的嚣张气焰,开辟大雷山游击活动区,坞根游击队决定拔掉这枚钉子。78日,柳苦民任总指挥,率坞根游击队200多名队员,从苔山岛出发,渡港登陆,进入清港,随后兵分三路围攻茶头保卫团。 
  
第一路由应保寿指挥,从清港直达茶头大路,发起正面进攻;第二路由张梅庭指挥,经徐都绕道芳斗、小石岙,从白坦方向围攻;第三路由杨则益指挥,经坦浦、庙湾,从礁头方向围攻。蔡育土负责监视温州、乐清洋面和玉环县城方向的敌情。 
  
当应保寿率领的第一路游击队抵达礁头时,被保卫团哨兵发现,保卫团即将进村桥上的木板全部卸去,并点燃火炮轰击游击队员。不料火炮因装药过多,“轰隆”一声巨响,自行炸毁,炮手险些炸死。趁此有利时机,应保寿立即组织游击队员到礁头庙拆来戏台板,10多名游击队员奋身跳进河里,用肩头扛着戏台板,在河中搭起人桥,让大部队从人桥上冲入茶头村内。保卫团抵挡不住所向披靡的游击队,边打边逃,败走马鞍山,越过田岙岭,一直逃到楚门大帝庙省防军驻地。 
  
柳苦民见茶头保卫团落荒而逃,担心地形不利和省防军来援,立即传令停止追击,下令烧毁保卫团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