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统计公报
2013-09-28 21:44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玉环县统计局 
  
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938日) 

  2008年,在玉环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县”各项工作措施,继续以深入实施产业提升年和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为载体,在困境中求突破,在机遇中求发展,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千方百计促转型,全力以赴抓发展,继续保持全县经济平稳有序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全岛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 
  
一、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良好,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据初步测算,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252.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63.90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1.59亿元,增长10.0%。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影响,玉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汇率升值、能源紧缺、原材料暴涨暴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和银行信贷政策变化影响,全县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市场物价水平总体上扬,工业运行质量不容乐观,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工业性投资后劲不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十分明显。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为28658人,其中在岗职工人数27770人。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为2506人提供了免费职介登记服务,让1070人成功就业,对1123人进行职业指导培训。新增就业岗位5639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6人。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7%。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803人,发证19793人,其中技师215人,高级工880人,中级工3290人,初级工15148人,外省务工农民培训5770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工业比重偏高、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耕地保护、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三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需完善,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稳固,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等。 
  
二、农业 
  
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扶农扶强政策成效显著,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 
  
粮食生产有所回暖,农业结构得到优化,优质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继续增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567公顷,比上年增长5.7%,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286公顷,增长8.8%;蔬菜播种面积4119公顷,比上年增长4.6%;果用瓜678公顷,比上年减少2.1%;花卉苗木59公顷,减少7.5%。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31430吨    12.5 
  
棉 花    159吨    23.9 
  
油菜籽    229吨    52.7 
  
水 果   59275吨     4.3 
  
其中:文旦 21723吨     0.4 
  
蔬 菜   120767吨     3.2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2008年,全县造林面积242公顷,低产林改造47公顷,零星植树5万株,育苗面积18公顷,当年苗木产量118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47.2%。 
  
畜牧业生产有所滑坡。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年末牲畜存栏数如下: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6004吨    -19.8 
  
其中:猪肉  3407吨    -22.9 
     
禽肉  2402吨    -17.3 
  
禽 蛋 产量  1643吨    29.2 
  
肥猪出栏数  3.80万头   -22.1 
  
生猪存栏数  2.98万头    8.0 
  
牛 存 栏数   600头    -13.7 
  
羊 存 栏数  0.54万只    8.0 
  
家禽存栏数 105.25万只   -9.7 
  
渔业继续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加大渔民转产转业扶持政策,加快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至年末全县海洋捕捞生产船只1271艘,比上年减少319艘;海洋捕捞专业劳力8388人,比上年减少367人。由于持续多年的休渔制度和海洋资源的养护,资源持续衰退的状况有所减缓。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71077吨,比上年增长2.8%。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78581吨,比上年增长2.6%。养殖业发展空间缩小,但养殖水平提高使产量基本保持不变。海水养殖面积7266公顷,比上年减少0.2%,产量86782吨,增长3.5%;淡水养殖面积829公顷,比上年减少7.7%,产量2545吨,减少3.3%。各类水产品产量如下: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水产品总产量 271077吨    2.8 
  
1.海水产品 268382吨    2.9 
     
鱼 类 108594吨    1.9 
     
甲壳类 62370吨   -0.3 
     
头足类 15272吨   -1.0 
     
贝 类 78550吨    4.4 
     
藻 类  959吨    9.1  
  
2.淡水产品  2695吨   -3.4 
     
鱼 类  2224吨   -4.9 
     
虾 蟹  242吨   -7.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开展标准农田建设、水库保安维护除险加固和河塘、河道修整治理工作。2008年全年水利资金总投入3.25亿元,其中清水河道建设1749万元,滩涂围垦1.74亿元,水库保安1184万元,农村引水工程2400万元。除险加固水库1座,山塘维修21座;疏浚和整治河道35.2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公顷。本年灌溉面积为5570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4470公顷。全县年末共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01万千瓦,渔业机械总动力20.39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8576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0.6%;化肥施用量(折纯)3013吨,比上年上升1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加快工业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帮助企业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尽力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玉环工业经济造成的影响,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2.14亿元,比上年增长9.4%。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已影响到玉环的实体经济。据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4.64亿元,增长8.4%。增幅比上年回落28.5个百分点。其中以阀门为主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以汽摩配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实现产值158.69亿元和102.21亿元,比上年仅增长0.9%11.0%,增幅回落十分明显。国有及500万元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水    泥 28.15万吨   -1.6 
  
供  电  量  237373万千瓦  10.0 
  
饮  料  酒  17357千升   40.2 
  
眼    镜 439.6万付    1.1 
  
家    具 235.06万件    48.4 
  
缝  纫  机 46.14万架   -43.5 
  
塑 料 制 品  1.54万吨    -7.2 
  
金属切削机床 10766台    -40.4 
  
金属数控机床  5533台    -17.6 
  
铜 材 加 工  42733吨     10.1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滑坡。根据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考核,十一项效益指标综合得分184.50分,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减少17.80分。从具体指标情况看,仅两项指标好于上年,其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79.79千元/人,提高9.78%;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98.69%,上升7.28个百分点。九项指标比上年更差,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0.48%,降低2.34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09.10%,降低19.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1.25%,提高了0.48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98次,降低0.29次;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3.50%,降低0.9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7.63%,降低0.04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7.23%,降2.91个百分点;亏损率15.87%,上升12.2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9.48%,下降1.35个百分点。 
  
建筑业得到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83亿元,增长22.0%。建筑施工面积73.96万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42.3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7279万元,比上年下降42.0%。其中工业性投资313638万元,下降63.2%。主要原因是华能玉环电厂2007年当年投资56.15亿元,在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当年竣工投产,而2008年该厂没有新项目投资。全部限额上项目完成投资523346万元,下降46.2%,在全部限额上项目完成投资中,国家、省级重点项目投资48452万元,下降91.8%;基础设施投资132725万元,下降79.8%;房地产开发投资为90235万元,增长72.9%。全部限额下投资93933万元,增长1.8%,其中城镇投资8857万元,增长63.8%,农村非农户投资30265万元,下降26.9%。 
  
省市重点建设项目14项,完成投资23632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8.2%。新开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总投资3.4亿元的深浦隧道及接线工程,总投资2亿元的玉城中学迁建工程,以及玉环县境外引水玉环段配水管道工程等一批市政建设工程。楚门中学扩建工程基本完工,绕城公路、坎门后沙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工程进展顺利。台州市二期供水玉环配水工程(境外引水工程)基本完成,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多用途码头水上作业工程基本完工,漩门三期围垦工程项目、漩门工业城基础设施工程、五门工业区(滨港工业城)基础设施工程、玉环家具城至漩门段整治工程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全年限额上投资新增固定资产361488万元,比上年下降65.7%。完成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新扩建公路11.2公里,新增铜冶炼生产能力150/年,新增火力发电能力200万千瓦,新增城市自来水供应能力1万吨/日。


  五、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2008年末全社会拥有运输汽车34167辆,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载客汽车24636辆,比上年增长23.0%,载货汽车9524辆,减少4.5%;拥有机动运输船228艘,比上年增加28艘,其中客船10艘,载客量1278客位;货船218艘,总吨位177846吨。客货运输量完成情况如下: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货 运 量 1400.23万吨   13.4 
  
公   路   652万吨   -0.8 
  
水   路  748.23万吨   29.6 
  
货物周转量 870222万吨公里  12.9 
  
公   路  50030万吨公里 -10.9 
  
水   路 820192万吨公里  14.8 
  
客 运 量 4751.54万人   14.7 
  
公   路   4600万人   14.7 
  
水   路  151.54万人   14.1 
  
客运周转量 75847.22万人公里 10.0 
  
公   路  75010万人公里 10.0 
  
水   路  837.22万人公里  7.0 
  
港口吞吐量 1699.99万吨   57.5 
  
其中:大麦屿港1587.4万吨   68.2 
  
全力加快建设进度,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深浦双隧道贯通,全线完成总工程量35%,绕城公路完成投资过半,双港路延伸、陈屿第二隧道、环岛西路和南路等工程如期推进,75省道南延玉环段、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玉环段前期进展顺利。黄泥坎第二隧道、漩门二期大桥投用和76省道复线全线通车,交通拥堵明显改观。 
  
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邮电业务总量172595万元,增长12.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67267万元,增长12.4%;邮政业务总量5328万元,增长12.6%。至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32.4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数25.74万户,减少1.5%,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0.61万户,增长3.0%。移动电话用户65.1万户,比上年增长7.5%。国际互联网用户8.44万户,增长18.5%,其中宽带用户7.15万户,增长21.8%。全县电话主线普及率达70线/百人。 
  
旅游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稳步发展。以打造“中国休闲渔都”品牌为主线,努力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4.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02亿元,增长15.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32.46万人次,增长15.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25亿元,增长15.0%;接待入境游客24156人次,增长28.4%,旅游创汇1105.67万美元,增长50.7%。全县共有旅行社13家;旅游星级(涉外)宾馆7家。全年累计投入旅游开发建设资金1.94亿元,其中投入旅游景区开发资金1748万元,新建星级饭店投入资金1.7亿元。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539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县城零售额389646万元,增长21.0%;县以下零售额219893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7795万元,比上年增长21.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1745万元,增长20.3%。 
  
商品交易市场和商业网点日益完善。2008年末全县拥有商品交易市场5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0个,生产资料市场4个。全年市场成交额23.77亿元。 
  
对外经济形势较好。全县出口产品交货总值208.44亿元,比上年增长7.5%。自营进出口额26.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自营出口额25.51亿美元,居全市首位,增长29.3%。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82家,累计达1139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18家,比上年增136家。利用外资保持一定增长,全年新批“三资”企业5家,协议利用外资4931万美元,比上年减少23.8%,实际利用外资39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规模扩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356478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8308万元,比上年增长15.1%;上交中央四税198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地方财政预算支出183462万元,增长21.6%。 
  
金融业务继续发展,信贷规模进一步扩大。至年末,全县行社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923172万元,比上年增加454049万元,增长28.6%。存款中,企业存款493930万元,比上年增加69891万元,增长16.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38988万元,增加288106万元,增长38.4%。行社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849719万元,比上年增加438389万元,增长23.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27743万元,比上年增加243930万元,增长31.1%;中长期贷款余额763066万元,增加148102万元,增长24.1%。外币存款余额38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贷款余额5789万美元,同比减少53.1%。全年现金收入1558.29亿元,现金支出1609.10亿元,净投放现金50.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1%。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开发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08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531人(未含乡镇企业),其中中高级职称有3566人。当年全县科技投入达6.48亿元,其中科技研发经费投入3.46亿元。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较快发展。2008年新增省级研发中心2家,省级研发中心累计达到16家,县域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挂牌成立了高校(院所)玉环联合研究院。科研活动硕果累累。2008年全县共申报国家级、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3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140项,共有99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92项。专利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2008年全年全县专利申请量达2174件,居台州市第一。全年专利授权总量81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0件,实用新型321件,外观设计436件,另外发明专利公告186件。充分体现了玉环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强。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现有普通中学22所,中等职业学校9所,小学39所、幼儿园202所。设有浙江江南理工专科学院1个,浙江电大玉环分校1个。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476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74人,小学专任教师1386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683人,比上年减少730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4076人,增加796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752人,减少293人;小学在校生30983人,增加973人。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初升高比例达96.93%,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达72.1%,重点率达3.95%。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学条件继续改善。2008年全县新建中小学校舍24462平方米。教育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至年末全县中小学拥有实验室18028平方米,语音室1777平方米,图书室9006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29.0万平方米;配备计算机4447台,图书140.2万册,电子图书16390册。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共举办了文化活动42场。全县有县越剧团一个,演职员42人,全年演出100场次,观众15000人次,足迹遍及周边县市的各个角落。县文化馆1个,组织各种文艺活动55次,举办训练班154次,培训1359人次;县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15.34万册(件),当年新购图书1.67万册;全年借阅图书19.3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2.7万册次。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有医院、卫生院14个,病床1135张,卫生技术人员2108人,其中:医生764人,注册护士737人。全面完成农村改厕工作,农村卫生条件得到一定改观。当年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达2400万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19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00万元。当年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3万人,年末累计达到34.66万人,安全饮水率达85.2%。新型合作医疗逐步推进。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2.6万人,5888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70320人参加了少年儿童医疗保险。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积极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城乡体育和谐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2008年成功创建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县体育中心共承办32次大型体育比赛活动,接待12万余人次来参加健身。举办各类体育培训班58次,参加培训人数1800人。少体校1个,在校学生158人。成功举办县第六届职工运动会,来自全县106家基层工会组成的88个代表团、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是玉环县职运会历史上比赛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在市“三运会”上取得80金、56银、40铜的优异成绩,比上届市运会多了21金,并破2项省青少年纪录、2项台州最高纪录,金牌总数位列全市第三位,夺得台州市第三届运动会金牌总数第二。


  九、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411025人,比上年末增加4421人,其中非农人口190060人,比上年末增加3249人。全年共出生4709,出生率11.5‰,死亡23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8‰,比上年下降0.2‰。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2008年,全县共有4676家企事业单位93129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5667人,新增参保8217人;共有1102家企事业50899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增参保5576人;共有90624142人参加生育保险,新增参保2805人;共有企事业1888170517人参加工伤保险,新增参保63000人。出台《玉环县拆解渔船所涉人员参照执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实施意见》,全年共有4945人参加或参照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2940名拆解渔船所涉人员参保。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58元,比上年增加1006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47元,比上年增长6.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6%,比上年上升2.8个百分点。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国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230张,在院55人;集体办农村敬老院11个,床位350张,收养245人;民办福利机构8个,床位1032张,收养929人。定期补助优抚对象1034人;民政部门对农村医疗救助5502人次,其中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757人次,对城镇居民医疗救助11691人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383户,受保564人;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家庭2773户,受保4239人,支付保障资金1086万元。在办福利工厂66个,安排残疾职工1682人。 
  
十、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全社会用电量23.7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工业用电量18.46亿千瓦时,增长8.7%;居民生活用电量3.81亿千瓦时,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1002吨标准煤(按等价计算),比上年下降3.86%。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拥有工业废水治理设施254套,处理能力1.42万吨/日,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0.2%。工业废气治理设施126套,处理能力1337万标立方米/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9%。建有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全年废污水处理量为1200万立方米。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共拆除反弹土炉112只,取缔非法电镀、酸洗165家(次)。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投入运行,城区清水工程开展截污入网。全年全县化学需氧量削减率为6.33%,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为10.55%。圆满完成了全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据普查全县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共有9956家,其中重点工业源949家,一般工业源6922家,生活源894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家,农业源1187家。全县已建成公园3个,面积46公顷,拥有园林绿地面积25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16公顷。 

————————————————— 
注:①公报中部分数据采用预计数。②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