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桔城
2013-09-29 16:49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访问次数:

  元朝末期,朱元璋的起义军大举南下,围攻鹿城(即今温州),方汝宾无力抵抗,急忙中带领一股残兵败卒,逃离大陆。 
  
他们在瓯江口找到了几只木帆船,顺着江潮漂流了一日一夜,来到了玉环岛。他们沿着长山咀后的蜈蚣岗一直登山仙人山(今古城山头)。方汝宾站在山上察看地势,只见这里山高地阔,岗脊平行,三面环海,四周险峻,老藤悬峭壁,古木遮天日,正宜据守。便叫手下结庐安营,在此立寨称王。从此,瓯江口、乐清湾一带洋面上来往的船只,时常遭到他们的劫掠。 
  
方汝宾自已明白,要想长期霸占仙人山,必须在山头筑堡造城,才可防守。可是,这山上到处是一片黄土,找不到一块石头,心里非常着急,终日愁眉不展。 
  
一个初冬的傍午,方汝宾出寨廵哨,偶然发现几个喽兵在荆棘丛中采摘野果。他走过去仔细一看,只见这些果木枝叶交杈,满树生刺,又尖又硬,锋利无比。方汝宾也摘下一个野果品尝,果味虽酸苦,却有一股异香,里面的籽结得坚实饱满。方汝宾问一位老兵:“此果何名?”老兵道:“此果俗名叫狗桔。”方汝宾听后,不禁拍手大笑道:“好啊!天无绝人之路!”随后他叫所有喽兵出动采摘狗桔,自有用处。 
  
喽兵一齐动手,不两日,采摘了一大堆狗桔。方汝宾暗暗欢喜,一面叫喽兵们把籽取出,一面亲自去观察地形,在山寨周围划定五里方圆,开垦出一丈宽阔的荒地。 
  
到了春天。方汝宾叫喽兵们把狗桔籽播种下去。经过他们的精心培育,不久,便造成了一道绿色的狗桔城。 
  
狗桔城北面,有一条小山岭,名叫石牛岭,是通往三合潭的陆路关口,方汝宾派驻重兵把守。东北面有另有一条小路,叫做十八湾,也是连接三合潭的要道,这两条路旁,都是悬壁峭壁。他们利用路边的古树老藤,橫架柴棍,搭成高栏,上面放滚木擂石,以防来犯,名称“滚木擂石台”。离十八湾不远的一个山腰里,开了一个山洞,作为储藏兵器的仓库。山寨南面,有一片几十亩地的荒坦,被用作操练喽兵的场所,人称“跑马坦”。至今,这些旧址遗迹尚可辨认。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下令温、台两府守备,平定瓯江口一带海域的盗贼。两府守备不敢怠慢,不日就调动温、台等府守备叶大人、冯大人、黄将军等七位将领,率领了大队人马,开往环山安营,以便进剿仙人山方氏营寨。 
  
初战,官兵直捣仙人山麓,意图一举扑灭山上盗贼。不想大兵杀到石牛岭、十八湾处,山上滚木擂石从半空中倾泻而下,声如山崩地裂,势如塌山填海。官兵措手不及,死伤无数。三员副将,已身先士卒,被滚木擂石砸死在山下的南华溪畔。 
  
官兵轻敌上山,吃了败仗,二次进攻,便采取兵分两路,星夜偷袭的办法。一路从三合潭绕圈子,爬山上去劫寨。另一路乘船渡过环海,从花坪上山,来个南北呼应,两面夹攻。天亮前,南线官兵潜入山上,只见狗桔城围阻,无法进寨。北线官兵只有几个人爬到半山,又受滚木擂石阻击,上不去,下不来,寨里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射杀上山官兵。官兵进退不得,只是暗暗叫苦。接着,喽兵分两路蜂拥而出,官兵且战且退,退至南华溪畔,又被喽兵团团围住。官兵死战无援,全军覆没。只有冯大人抓住老藤,坠落在灌木丛中,躲进石缝,直到更深,才偷偷逃回(1958年兴修水利时,当地群众还在战场旧址南华溪畔挖出许多刀、剑、箭、枪之类的兵器)。官兵连败两阵,将领七员损了六员,兵马一千折了大半,冯大人不敢再战,只好向朝廷请罪求援。 
  
山上喽兵连战连胜,坚守山寨更有决心。从此,方汝宾部署防范也更加严密。 
  
几个月后的一天下午,山上喽兵下海打劫,远远看到瓯江口有一只独木小舟,顺水飘来。喽兵飞浆过去,只见舟中坐着一个和尚。出门打劫的人遇上空门家伙,当作是晦气、倒运。喽兵们怒在心头,手抡撑篙,要叫和尚去见海龙王。只见那和尚端坐着,双手合十,先念一声“阿弥陀佛”,接下便道:“我乃蓬莱游仙,特来拜访方寨王。”喽兵们听了,以为难得遇上仙人,不但忘了杀害的念头,反而肃然起敬。立刻把他接过船来,护送上山。 
   
方汝宾见了和尚,开口问道:“大仙降临山寨,有何賜教?”和尚道:“贫僧奉蓬莱长老吩咐,特来相助。”寨主道:“愿听见教!”和尚盘着双腿,莲花危坐,两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星宿下凡王姓方,目今暂栖海中央。 
  
天赐一袋强身种,春播秋收寿无疆! 
  
寨主听了大喜,认为自己将来贵不可言,就向和尚叩首再拜,尊他为师。和尚解开布袋,里面取出白扁豆、大刀豆、天萝丝、冬瓜、南瓜等种子,一包一包地递给他。寨主接过种子,如获至宝,因为喽兵们在山上久守,正缺乏蔬菜营养,如今幸得种子,真是天助人愿,自料日后大业必成。于是,他就到帐下令,叫大小头目都来跪拜和尚,大摆筵席接风。 
  
喽兵们听说寨主是天上星宿下凡,将来可登九五之尊,无不欢颜悦色,懈怠的军心又被振作起来了。从此,方汝宾对待和尚,言听计从,当作身边股肱。和尚吩咐在狗桔城里里外外播种瓜豆,喽兵们不敢怠慢,除草松土,浇水施肥,连日不暇。夏去秋来,整道狗桔城上藤叶漫天,瓜豆倒挂,满寨上下,吃得欢天喜地! 
  
入冬,北风怒吼,狗桔城上虽是一片黄叶枯藤,但能抵御寒风,喽兵们仍旧十分爱护。 
  
一日,官兵在山下活动频繁,方汝宾即请和尚商议对策。和尚道:“大王,狗桔城居高临下,三面环海,天险地利,何足为惧?大王可速调海口守兵,充集石牛岭、十八湾,只要严加防守,便可高枕无忧了!”寨主听了,连连称是。随即调动东、南、西三方海口喽兵,集结到北面挡关修堡。 
  
驻在环山的官兵,从渔民口中探得消息——狗桔城海口兵力已经调走。作战时机成熟,官兵便作了周密的安排。 
  
腊月的一个午夜,月色朦胧,北风呼啸。一队明军直向石牛岭、十八湾进发。到了山下,点起了灯笼火把。山上喽兵看见,立即报告大王。方汝宾闻报,带领众头目出寨,果见山下灯火通明,断定是官兵进犯,便叫手下用心守关,作好迎击。 
  
过了片刻,山下灯火陆续熄灭,隐约间只有几盏在晃动。方汝宾猜想,官兵可能又要潜伏上山,重蹈前车之辙。大家正在疑虑,忽听山下擂鼓呐喊,气势汹汹。方汝宾以为官军举兵强攻来了,便着令喽兵全部出动准备迎战,作好滚木擂石的准备。突然山下又销声匿迹,山上喽兵不能捉摸。这时,忽见背后狗桔城大火熊熊,烈焰腾空! 
  
原来明军早就立好破寨计策:明战关隘,暗渡海口。他们请当地渔民作向导,携带桐油、松香、火药等易燃物品,趁天黑时落船,悄悄潜入里岙上岸,在朝阳、杨家山等处埋伏。静守到四更,大家一齐点着火把,冲向狗桔城,老藤枯叶一点即着,火乘风势,风助火威,霎时间,整座狗桔城火光熊熊,犹如一条火龙腾空而起。守在北面关隘上的喽兵一见,无不大惊失色,暗暗叫苦,于是便一齐弃关,自去抢救营寨。明军将士趁机冲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山上喽兵腹背受敌,四散乱窜,自相残杀。方汝宾一见大势已去,料难自保,想找和尚算帐,哪知道这个和尚连个人影儿也不见了。他只得望天长叹,拔剑自刎。喽兵们死的死、伤的伤、投降的投降……方汝宾苦心经营的这座狗桔城就这样付之一炬。 
  
这个和尚不是什么蓬莱游仙,他就是当年攻寨败退躲进石缝中逃生的明军将领冯大人。人们为了追念他们平定海盗、为民除害的功绩,就在十八湾下、南华溪畔造了一座“七星爷庙”。后人把狗桔城所在的仙人山头称为“古城头”。 古城山头至今还有许多狗桔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