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厅城遗址
2015-03-05 14:58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访问次数:

  

    玉环厅城遗址 位于玉城街道。玉环厅城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十年竣工,北枕中青山,倚南坡山势而筑,形似悬挂在菩萨颈上的佛珠,故称朝珠城。城墙高、宽均为2.4丈,均以大块条石叠砌,周长961.55丈。城垛675个,门楼4座(东靖海门,西永清门,南镇远门,北宁涛门),水门1座,炮台4座,盘诘厅3处,东西月城长38.9丈。东至西城墙内外有护城河,接天开河。整座城池布局宏敞,高大坚固,雄伟壮观,气势巍峨。民国32年(1943),拆部分城墙条石建造县政府办公楼。解放后,所余城墙相继被拆除,城石用于铺砌城内外老街路面及建造公房,或散落民间。现尚留北门山城脚遗址和环山小学前一段护城河。 

东门玉环厅城遗址

[古文选载] 

  玉环城记 
   清·张坦熊 

  玉环四面滨海,形势孤悬。仰荷国家威德遐暨,展复招徕。宫保制府李公以其地为温台之门户,高其城垣以资屏障。其制高二丈四尺,阔二丈四尺,尽用石条叠砌,费亦钜矣。盖国家营建,惟欲工程之垂久,不计度支之殷繁。况玉环新复之地,扼要据冲,则城郭沟池,尤我皇上之所孜孜加意者。惟制府李公仰承德意,于环城规式既经指画,而凡有所需亦有请即发,未尝少稽留焉。独是规制既大,石必取之他所,而玉环居深山大海之中,东涂西岭,不无苦于运辇之艰。维时节届秋初,雷雨时行,于塘垟后蛟间冲成河道,于是运土辇石人乐便易。工始于八年之秋,至十年三月而城已告竣。周围长九百六十一丈五尺五寸,城垛六百七十五个,开四门:东曰靖海,西曰永清,南曰镇远,北曰宁涛。其名皆制府之所定,余因凿石以颜于城门之上。夫当开创之始,事钜工烦,非我皇上至德深仁,上动天鉴,亦安望际版筑之期,获神灵之助,辟河载石,成功若斯之易易哉。迄今凭高四望,则烟火万家,既足以征民人之安辑,垣墉百雉,尤足以表形胜之轩翔。其屹然巍然驾青山而临沧海者,岂独为温台之屏蔽哉,抑将为全浙之藩篱矣!坦熊于兹快逢国家开疆复土,而筑城伊始,山海即为效灵。又承制府李公公忠体国,指授精详,敢不恪恭厥职,与文武各僚属保境安民,俾此城永为金汤之固哉。尤望后之官斯城者,同寅和衷,各体制府所以命名之意而为保障,无为茧丝,长使烽烟不作,波涛胥静,则虽海外孤城,竟为万年磐石之基可也。是为记。 

[民间故事] 

  张坦熊造玉环城 

   张坦熊在玉环建造厅城,史书虽有记载,但民间却另有传说。
   清雍正五年(1727),太平县(今温岭市)知县张坦熊奉命兼理玉环垦务。八年秋,张坦熊筑城凿池。厅城城址原勘定在陡门头、渔岙、三合潭、东岙里这一周匝的小平原上,由于这一带围涂不久,土质松软,不宜筑城,因此屡筑屡陷,始终筑不起来。正当张坦熊为此犯难时,西青山上走下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拄着拐杖,亦步亦趋,来到厅衙面见张坦熊。他说:“你要筑城不难,只要听我一句话,保你筑牢。”张坦熊洗耳恭听。那老人说:“你背后那座山叫彭祖山,你把城筑在彭祖的项背上,形似一串拜佛珠挂在彭祖的身上,万劫不复,此城可固。”老人还指点张坦熊,筑城石料不必远求,厅城向南走里许有一石仓,开山后便有大批石料可资应用。张坦熊从其言,派人查看,果然如此。张坦熊听从老人的话,枕山筑城,城墙果然筑得牢牢的。
  
玉环厅城筑成以后,张坦熊亲自到西青山找老人面谢,却找不到老人,只见山上有一石洞,洞内有石床、石桌、石凳等。当地人说老人是仙人,早已飞升而去。从此,西青山仙人洞名声远播,同时也就有了打石仓、珠城等地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