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
2019-08-06 15:58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访问次数:

    福山卷洞桥  位于福山桥头水尾宫外,处普青至玉环厅城的古道上,贯连福山爱哭岗和溪尾岭,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该桥为块石砌筑的双拱桥,东西走向,长12.6米,宽2.2米,桥拱高4.2米。东桥墩支柱高1.8米,防洪墩墙长9.1米,弧形。西桥墩支柱高2.1米,防洪墩墙长5.4米。中间桥墩长7.6米,宽处1.6米,墩支柱高2.4米。大孔跨长5.3米,小孔跨长2.3米。经历600多年山洪冲刷,依然如故。

    田岙溱桥  位于楚门镇田岙村上井头田岙路廊东北面,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玉环厅志》记载:“溱桥,在田岙路廊上……”该桥东西向横跨于田岙溪上,为五跨石梁桥,全长21.3米,桥面宽2.53米。河中筑4排桥柱,每排有截面呈正方形的石质立柱3根,立柱上置锁柱石,以承托桥面3排石梁以及嵌于梁间的两排石板。该桥侧面略呈弧形,桥北侧中跨石梁阴刻“大清嘉庆十二年造”字样。

    玉升桥  位于清港镇,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道光年间(1821~1850年),芳杜河流经清港从泗头出海,形成乐清湾向内陆延伸的可航水道,大船乘潮可以驶抵芳陡(清港上游),两岸居民靠渡船载渡,过往不便。相传,僧人玉升为造桥四处奔波十来年,捐得几千两银子,岂料被受托生息的财主一口吞蚀。玉升无颜面见施主,留遗书于小和尚,投清港自尽。小和尚继承师父遗志,继续为造桥远走四方,又度过无数个炎夏腊月。师徒二人的善举感动四乡八岙民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终于建成六墩七孔大桥。为纪念老僧人,取名玉升桥。玉升桥长约70米,精选巨块青石为原料精琢细拼而成,桥墩间跨径10米的桥梁全部是大杉木制作,桥面所铺石板长宽统一,工程耗资仅次于玉环设治之初建筑城垣。玉升桥建成后,芳杜港埠下移至清港,福建大船常入港泊于桥畔收购薯丝。宣统二年(1910年),太平(今温岭)人到清港围塘造地,在外塘筑堤,在泗头建陡闸,玉升桥不再是港口埠头。民国25年(1936年)重修玉升桥时,以钢筋混凝土大梁替换大木梁,缩短到四墩五孔。1983年再次修建时,减至两墩三孔,由平板桥改为拱挢,石板桥面改作钢筋混凝土浇注,桥长32.2米,宽3.3米,镀锌钢管栏杆。第二年竣工,耗资2万多元。

【民间故事】

玉升桥的故事

黄昌琴口述  黄云鹤整理

和尚造桥

    从前清港没有桥,一条碧水阻隔着两岸人们的来往,如遇有事,必得讨渡过岸。

    一个严寒的傍晚,渡船里挤满了人,老大当作最后一渡,手提撑篙,点船离岸。忽然一个老和尚赶到,喊叫老大等等。老大当作没听见,管自撑船。老和尚一再请求老大渡他过河,老大就是不答应,还讥讽老和尚,只有造了西方桥,才来去方便。

    从此,老和尚不见了,庙里只剩下一个小和尚撞钟、敲木鱼。

    十年后,老和尚回来了,抄化得了几千两银子,准备在清港造桥。这笔大款存放在一财主手里。老和尚照素薄向他领回,财主反目不认账,一口吞蚀。老和尚无颜见施主,写了遗书给小和尚,投清港自尽了。

    小和尚继承师父遗志,接过衣钵,穿上络麻鞋,手敲木鱼,远走四方,同样一心为造桥去抄化。

    小和尚走山坳上山岭,涉溪水穿深林,不知踏破了多少双麻鞋,敲过了多少声木鱼,度过了多少遍三伏炎夏,熬过了多少回数九腊月。他的木鱼响到平阳,平阳的善家落素薄,响到瑞安,瑞安的财主捐木材。小和尚又回到本地抄化,小筠岗的李善人乐助桥板。小和尚知道可以造桥了,便去请求乡亲们帮忙。众人听到,都很高兴。年老的出来做首事,力壮的出来搬木材、运石料。

    造桥开始了,清港的水面上抛满了大杉木,两岸堆满了长石条。小和尚在工地上东奔西走,和工人们一起出力出汗。可是庙里的木鱼声日夜不断,大家都觉得很稀奇!

    清港随海潮,涨了退,退了涨,8个大桥墩终于透出水面,中流砥柱。大杉木做桥梁,每眼架8根,每根要8人抬,一眼一眼地排成。桥面铺成长石板,每面长1丈2尺、宽6尺,要12人抬,一面一面地铺平。两边竖石柱,嵌石板当桥栏,100多步长,一段一段地拦好,又整齐又美观。

    桥造成了!因老和尚法名叫玉升,就取名“玉升桥”。

新人开桥

    开桥的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各地商船亦囷集停泊在桥边,桅杆结彩,大放鞭炮庆贺。玉环厅同知坐了大轿,率领大队人马,鸣锣开道,也亲自来参加大桥落成典礼。

    正当大典祭毕,突然桥南街上响起了鼓乐,旗伞招展,簇拥着一顶大红花轿。众人立即欢腾起来,不约而同地高声欢呼:“请新人开桥!请新人开桥!”

    同知听得众人的呼声,便自觉地让给新人开桥。新娘自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乐得接受,就高高兴兴地走出轿来。她头戴凤冠,身披大衣,大有戏台上正宫娘娘的风度,满面笑容,轻移莲步,走至玉环厅同知的前头。这时,千万双眼睛一齐向她迎送,千万个掌声一齐向她报喜,千万次欢呼一齐向她祝贺,千万种乐曲一齐向她鸣奏福音。新娘喜得心花怒放,威仪端庄地走到大桥当中,抬起头来,拱手向四周的人众万福道谢,细声细气地吟诵道:“新人开新桥,新桥万年牢。法师功德大,众生福气好。奴奴生贵子,老爷步步高。”

    新娘的即兴颂歌,道出了千万人的心愿。顿时,乐声、掌声、欢呼声、鞭炮声响成一片。

    新娘走完新桥,同知赏给她百两花粉银。新娘千恩万谢,翩然登轿而去。

    小和尚乐得不可开交,又敲木鱼又撞钟。众人把他高高举起,越过新桥。民众赞扬他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无不肃然起敬!只有那个摆渡船的老大,愁眉苦脸,从人缝中偷偷溜走。更可耻的是那个财主了,吞蚀了老和尚的素银,自觉亏心,不敢在人前露面。

    小和尚抄化来的素银,造了桥还有积余,又和众人商议在桥北新建了两排街屋,立市收税,当作今后修桥所需。这便是“玉升桥众”。当时曾请四局总轮管,每年定期结账一次,当众公布。

    众人感戴老和尚苦心创建新桥,请石匠雕刻石像,将他供在桥北的路廊里。每逢六月初一在此搭台做戏,焚香参拜和尚。

    同治年间,清港遭了一场大火,里街店屋尽为焦土,那个财主的阁楼片瓦无存。独有“玉升桥众”的两排街屋依然屹立无恙,照样开张,百业兴旺!

    平环桥  位于沙门镇白岭下村桐丽河上,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桥两边拱圈石正中分别刻有“平环桥”和“大清光绪四年重建”字样。该桥为单拱石拱桥,南北横跨于桐丽河上,桥两端延伸的道路原为玉环县与太平县(今温岭市)两地往来的主要通道,故名平环桥。桥身通长9.38米,宽2.95米,跨径7米,桥下可行船,桥边尚有栓船石。桥上两边原有石栏杆、栏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2004年3月被公布为文物保护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